2010-06-07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浙江,这个经济地位居全国第四的经济大省,正进行着一场全方位、有步骤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许多变革亮点。得改革风气之先的浙江是如何进行新一轮的转型与变革,又有哪些变化?记者采撷几朵基层的改革“浪花”,管窥见豹、引人启迪。
永康:打造“雁阵式"现代五金产业集群
浙江永康市以五金制造闻名遐迩。这个县级市的五金产业占当地工业经济90%强的比重,大小企业上万家,年产值800多亿元,是全国最大的五金产业基地之一。
“如果产业发展仍停留在拚资源、拚低价、拚优惠的思维模式,永康的五金产业将进入一个死胡同。”永康市委书记徐建华说,3年前永康市已经看到当地五金制造业繁荣背后的危机。这个危机主要是发展面临资源要素的硬约束、效益的"天花板"和增长的强制约。要突破瓶颈约束,必须走产业优化升级之路,实现由“永康制造”向“永康创造”转变。
从2007年开始,该市结合自身五金产业龙头优势、规模优势和资源差异比较优势,启动实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永康“中国五金总部中心”的产业升级战略,打造以永康为核心高地的"雁阵式"现代五金产业集群。
浙江三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会飞说,前些年,永康许多企业由于受当地土地要素等制约纷纷涌向周边相对贫困的浙江武义和缙云县发展。近年来,企业注意到,永康市没有像过去那样阻止企业向外“跑”,而是在当地全力建设5大普惠性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企业把总部留在永康,把办公、研发、销售、核算、展示等产品价值链的高端部分设在永康。
记者了解到,目前,永康全力建设的总部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五金科技创新中心、会展中心、通关中心等已显规模。其中,规划建设27幢百米以上高楼大厦的一期已竣工,首批290多家包括国内外著名企业分支机构在内的优秀五金企业和服务机构签约入驻。第二期也将于今年底完工。目前要求入驻的域内外企业竞争火爆。
黄会飞说,原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运输、仓储、检测等都要自己完成,现在可以把这些非生产加工环节交给当地公共服务平台来承担,大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比如,运输交给物流中心可以为企业降低6%左右的成本。
永康市日益凸显的平台高地不仅使得当地工业在遭遇金融危机中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而且吸引周边的武义、缙云两县寻求联合发展。
永康市因势利导吹响五金产业跨区域"集结号"。牵头联手武义、缙云以五金产业为纽带,共同打造平台共享、品牌共树、分工协作、联合对外、互补发展的“雁阵式"现代五金产业集群。按照实施方案,永、武、缙三地到2012年,要实现2000亿元产值的五金产业规模,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金产业集群“航母”。
记者了解到,永康跨区域联合打造五金产业集群的实践,成为该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样本。浙江省政府不失时机的推出有关政策,确定实施了全省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示范区,强有力的推动了全省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富阳:创新政府管理机制引人注目
杭州市下辖的富阳市距杭州城只有半个多小时车程,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山水美景。近年来,富阳以"统筹整合"理念创新政府管理机制的成功实践,与当地秀美的山水一样引人注目。
富阳市委书记徐文光说,现行发展方式中很多矛盾与问题集中在政府转型上。改革传统体制机制来为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已成了一个绕不过的大课题。
2007年4月起,这个县级市在不动机构、不动人员编制的情况下,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工作职能,创设了15个具有指挥协调部门力量的专门委员会(简称"专委会"),经过3年多实践,有效提高了政府的协调、管理、监督功能和运作效能,走出一条以最小阻力、最少成本向大部制平滑过渡的改革新路子。
记者采访了解到,富阳新设的15个“专委会” 可分成统筹、执行、监督三类。它不是一个有形的大部门,而是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思路,把各部门中的相同相近职能梳理出来,整合归类组成各“专委会”。它包括计划统筹委员会、城乡统筹委员会、社会保障委员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现代服务业发展委员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从而构建起县域内全新的政府管理运行架构。
徐文光说,各“专委会”由一位市委或市政府领导担任主任,都有一个牵头责任部门,并明确职能相关的组成部门,实行“统分结合、有分有合,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据了解,该市通过"专委会"形式统筹整合,目前已构筑了"大计划、大财政、大国土、大三农、大工业、大商贸、大规划、大建设、大交通、大社保、大环保、大监管"等12个大部制工作格局。
比如,新设的城乡统筹委员会就是构建“大三农”工作格局。他们把农、林、水利、建设、国土、交通、财政、教育、卫生等20个部门中的涉农职能梳理出来,整合归类到城乡统筹委员会。市农业局为主要牵头责任部门,其它以上有涉农职能的部门为该"专委会"组成部门。凡涉及"三农"问题的惠农政策、重大项目等统归这个"专委会"管理。
担任富阳市城乡统筹委员会主任的副市长王小丁用一个村整体搬迁的事例解介绍了这个"专委会"的特点:
有72户村民的洞桥镇小坞村原居住在山边的一条小溪两旁,由于小流域常有地质灾害,10年前市政府就提出让该村整体搬迁。但是,由于地质灾害归国土局管,小流域治理归水利局管,下山移民归农办管,农村住房特困户补助又归建设局管。在传统的政府运作中,一个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无力跨分管部门协调和督促,导致搬迁始终难完成。
王小丁说,市城乡统筹委员会建立运行后,因为村民整体搬迁涉及的相关部门都是“专委会”的组成部门,有效打破了部门壁垒,此事不仅各部门协调顺手,而且整合了多个部门的相关政策资金,使得每户村民能得到6-7万元政策补助。短短6个多月就实现搬迁新村建成入住。
记者采访发现,整合后的“专委会”运作,有效改变了该市传统政府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权力部门化等状况,部门合力明显增强,政府效能明显提高。这种体制改革从机制入手的“形不变神变”的独特改革思路,大大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据了解,2009年,浙江决定在全省开展转变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富阳的探索被列入该省杭州辖区综合配套的改革试点,这一创新被评为“浙江省首届党政工作创新典范”。
湖州:“牵手”的魅力
作为浙江省转变发展方式试点之一的湖州市,侧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近年来,该市与浙江大学“牵手”在湖州各县(区)开展以项目为纽带的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操作思路。
记者采访了解到,湖州市与浙大合作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不同于一般的校企合作,其特点是全方位的、长期的战略性合作。双方举全市和全校之力,整合双方的各种资源,从地方规划到具体项目实施、从开发新技术到设计新体制、从普通劳动力培训到企业家的决策咨询等都是合作对象。
湖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卞利强说,浙大是国内著名学府,他们需要把校园内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湖州可以全方位的给校方提供实验基地和需求,双方的合作通过一个个互利、互补的具体项目展开。
比如,针对湖州的农、林、渔业特色,双方共同建立了“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浙大派出了12名教授担任中心的首席专家,首席专家同时挂职地方行政职务,全权负责本专业领域和生产基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和推广。
据介绍,中心成立3年来,依托浙大成熟的科技成果,通过互利、互补的市场化合作,已实施了葡萄、甜瓜、蚕桑、玉米、水产、茶叶等12大“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以及各类淡水鱼精深加工技术、纳米珍珠粉加工技术、苗木技术、规模畜禽养殖场治污技术等项目,这些成果的转化推广不仅为当地农民明显增加了收入,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经济效益。
湖州市市长助理、浙大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党工委书记、学部副主任金佩华说,与湖州市“牵手”以项目为纽带的互利合作,对双方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校方来说,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合作互动中,有利于学校培养适用人才,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记者采访了解到,双方从2007年初开始“牵手”合作以来,双方搭建起9大创新服务平台,3年多来累计合作项目达591项,总投资超60亿元。在这个过程中,湖州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2009年达到11745元,高出全省平均值1738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为1.98∶1,优于全省平均值。
如今,湖州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乡村创建。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南浔“魅力水乡”等,处处凸显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征,迸发出耀眼的强光。